來源:北京青年報
2018-07-05 08:18:07
原標題:6月底275條無名路命名基本完成 持續近一年的整治無名路專項工作結束
本(北京)市1006條道路告別“無名”
↑位于西單橫二條西側的小路將恢復“果匣胡同”的舊名
本(北京)市持續近一年的整治無名路專項工作近日結束,全市1006條道路不再“無名”。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規劃國土委了解到,1006條無名路分三批命名。其中,前兩批的命名已分別于去年11月和今年2月完成。
第三批的命名6月底基本結束,涉及朝陽、海淀、豐臺、通州等8區,共275條道路。
道路修好卻沒有名字,所掛路牌與檔案中查到的名字不一致……日常生活中,這些無名路給市民帶來了諸多不便。為此從去年8月起,本市開展整治無名路專項工作,分三批對無名路進行命名。北青報記者昨日從北京市規劃國土委獲悉,截至6月底,隨著第三批275條無名路命名的基本完成,本市整治無名路專項工作已結束,1006條無名路完成命名。
1006條無名路分三批命名
“葛宇路”事件去年7月曝光之后,全市開始徹查無名路。市規劃國土委協調各部門,于去年8月開始對全市無名道路和命名不規范道路進行清理、整治和命名工作。結合北京市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登記的2.3萬條道路,市規劃國土委主動對無名路和名稱不規范道路進行全面摸底,明確了分類標準,初步設立了無名路、一路多名和有名無牌道路的臺賬,共計6021條。
市規劃國土委對臺賬上道路逐條查閱資料,并進行了數據比對;對需要再次核實情況的道路進行現場踏勘、征求了相關部門意見。在此基礎上,完成了初步臺賬的增減調整,對臺賬上不具備命名條件的道路進行銷賬;對具備命名條件或群眾有需求的道路列出工作方案,分類分批進行整治。
臺賬增減調整后,全市需要進行整治的道路共4259條,其中確定1006條無名路需要命名。此外,有名無牌道路2664條,一路多名道路589條,與最初統計數據相比,共銷賬1762條。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從去年11月開始,至今年6月底結束,無名路命名共分三批進行,第一批286條,第二批445條,第三批275條,此次整治無名路的專項工作目的是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規劃部門命名后,道路管理部門將負責這些無名路的路牌安裝。
四類無名路需要“有身份”
地名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載體,反映的是城市在不同歷史時代的特點,特別是道路名稱,還涉及戶籍管理、工商注冊等方面,因此要嚴格遵照相關的法律程序,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隨意命名的。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按道路的命名流程,市政道路的建設單位在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之后,就應該提交道路命名的申請。如果道路為開發商代征,則是由開發商提交申請。級別比較高的主干路命名,規劃管理部門在征求周邊意見、上網公示之后,通常會再上報市政府,其他的市管道路,也會在經過公示之后由市級規劃管理部門負責審批。據了解,一部分無名路的出現,和開發商、道路建設單位沒有提交申請有關。
經過梳理,市規劃國土委將無名路聚焦在以下四類:未懸掛路牌,但車輛可通行,長度在100米以上,寬度3米以上的硬質鋪裝路面的無名道路;未按規劃實施完畢,或者道路一端(斷頭路)、部分路段未通車的,導致道路未正式命名或未掛牌的道路;有道路名稱正在審核,未正式批復等特殊情況的道路;市民實際生活需要的臨時性道路等。
無名路納入規劃管理范疇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截至6月底,全市1006條無名路的命名工作已完成。其中,去年11月首批286條道路完成命名;今年2月第二批445條道路完成命名;今年6月底,第三批,也是最后一批共275條道路完成命名。
此外,全市2664條有名無牌道路,已統一函告道路管理部門盡快安裝路牌;全市589條一路多名道路的名稱確認或命名工作也已經完成。至此,本市對無名路的專項整治工作結束。
市規劃國土委地名管理處副處長郭健表示,整治無名路的專項工作雖然結束,但是規劃部門已將無名路納入日常管理,從以前的依申請命名轉為依申請命名和主動命名相結合,從僅命名規劃道路轉為命名規劃道路和現狀道路相結合。在編制區域控制性規劃時,將同時開展地名規劃研究。今后將制定新的地名管理辦法,從根本上避免有路無名的現象。
郭健表示,市民發現無名路,可通過市規劃國土委熱線電話010-68056699進行反饋,或者聯系“北京規劃國土”官方微信和微博。對于市民反映的無名路,規劃部門核實后認為需要命名的,將按程序進行命名。如果認為不需要命名的,也會進行解釋說明。
亮點
如何命名一條無名路?
市規劃國土委地名管理處副處長郭健介紹,第三批,也是最后一批無名路命名涉及朝陽、海淀、豐臺、通州等8區,共275條,其中朝陽區最多,為109條。
同前兩批一樣,第三批無名路命名需要經過規劃部門查閱歷史資料,現場實地踏勘,提出初步命名預案,征求屬地和相關部門意見,網上公示征求群眾意見,召開專家論證會,再次征求屬地意見,最終形成命名意見,報請上級政府審定等多個步驟。
“這僅是規劃部門命名一條路所需要的工作流程,如果涉及戶籍和門牌排查等需要有關部門協助的工作步驟,流程還要復雜些。”郭健介紹。命名流程啟動后,工作人員要收集無名路附近區域的各種資料,比如老百姓怎么稱呼它、附近有沒有知名建筑物、歷史上有什么典故等。隨后,工作人員就要進行地名資源分析,并制定命名方案。之后,啟動專家論證。如果論證順利通過,就要開始征求相關部門和公眾的意見。再次通過后,規劃部門就會發布標準地名。
郭健舉例說,第二批無名路的命名中,西城有一條胡同擬命名為博學胡同,后來有歷史文化學者指出這條胡同有文獻記載更早的名字叫餑餑胡同,為了尊重歷史,最后就按餑餑胡同來命名。
探訪
多條老胡同將恢復舊名稱
站在繁華的西單街頭,問及果匣胡同在哪里,很多人連連搖頭,但要問明珠商場怎么走,路人會熱情指點。其實明珠商場西側的小路就是果匣胡同,只不過果匣胡同的名字已消失多年。今年,市規劃國土委在對第二批無名路命名中,恢復了果匣胡同等25條老胡同的舊名。
據記載,位于西單橫二條西側的果匣胡同北起堂子胡同,南至小石虎胡同,呈南北走向。附近的老住戶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胡同原來叫火匣子胡同,后來取諧音改成果匣胡同,上世紀60年代果匣胡同并入了小石虎胡同后,胡同名就消失了。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知道西單明珠商場西側那條曾經熱鬧的“小吃街”就是當年的果匣胡同。
昨天上午,北青報記者在果匣胡同舊址看到,目前果匣胡同還沒有路牌,胡同長約130米,原來位于胡同東側底商的大雞排、鹵肉飯、奶茶店、排骨飯等人氣小吃店已經關張,經過整治,胡同變清靜了,花池子里栽種著花卉和綠植,不少游人坐在路邊的長椅上休息。
同果匣胡同一樣,位于東城區草廠三條的南翔鳳胡同也即將恢復舊名。昨天上午,北青報記者尋找南翔鳳胡同的過程頗費周折,百度地圖上雖然有南翔鳳胡同,但卻找不到具體的位置,最后在西興隆街與草廠三條路口的東北角,才發現門牌寫有南翔鳳胡同的居民院。
居民黃先生告訴北青報記者,原來翔鳳胡同是以洪福胡同為界,北側是北翔鳳胡同,南側為南翔鳳胡同。前些年草廠三條道路拓寬,南翔鳳胡同被拆除,目前只剩下3個居民院,雖然沒有路牌,但門牌號還保留著南翔鳳胡同的名字。
據史料記載,翔鳳胡同形成于明末清初,那時前門地區商賈云集、會館林立,原來打磨廠和崇禎觀一帶的房子不夠住,居民就見縫插針,向兩側延伸,在空地上蓋起了房子。當初因胡同比較狹窄,當地的百姓管它叫墻縫胡同,新中國成立之后才改名為翔鳳胡同。(記者 李天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