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藝術報
2023-01-20 15:32:01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使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以中國式現代化開創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當代中國越發受到世界矚目;同時,以文明型崛起的中國也亟須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和影響力,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的要求。如何提煉中華文化的標識性符號,對外傳播和弘揚中華文明所蘊含的普遍價值,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強有力的文化支點,直接關乎世界舞臺上的中國形象建構。山東廣播電視臺出品的六集紀錄片《大泰山》,通過講述泰山的故事,不僅展示了厚道齊魯地、美德山東人的價值追求,還以對泰山之大的文化密碼解讀,弘揚了泰山精神及其所表征的中國人品格,揭示出泰山所孕育和鑄就的中華文化高地乃是中華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園。通過解讀泰山何以成其大,對國際社會特別是海外受眾理解何以中國和中華文明所蘊含的全人類價值有著諸多啟示。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世界秩序變化中,世界渴望了解崛起的中國,也愈加期待開創人類文明形態的中國為變動不居的世界發展提供啟示性價值和方向性選擇。在人類文明坐標系中,既要讓世界了解歷史的中國,更要理解從歷史的中國走來的今日之中國,讀懂泰山及其何以成其大是一條有效的路徑和載體。在中華文明綿延的歷史長河中,婦孺皆知的泰山早已是中華文化的標識性符號,其多樣化文化形態中蘊含著人類文明的普遍價值。泰山是中國人的信仰之山,通過祭山祈福上蒼政治清明、文化繁榮、與國咸寧、國泰民安。在歷史變遷中,泰山成了中華民族心靈祈向的價值坐標,成為聯結民與天的中介,滋生了華夏生民的共同體意識。
泰山是知名的,是普通大眾耳熟能詳的,關于泰山的傳奇和故事是如此之多,以至于每個人都能講出一二,話語之間對泰山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稱其為大泰山。那么,泰山何以成其大?泰山不僅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世界史坐標中的泰山有著難以盡述的擁躉者、朝拜者、敬仰者,在數以億計的中國人心目中已成為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之一。泰山成其大,使儒家文化得以感召天下,擴大至華夏各族,生成了中國之為中國的以文立國傳統,以及“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的王道理念,形成了中華文化愛好和平的文明基因。在華夏大地的版圖上,泰山不是最高的山,也不是最富饒的區域,卻以其精神象征牢牢扎根在華夏兒女心中,豐盛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
屹立在地球東方的泰山,是歷代帝王封禪的神圣場域,故而又被稱為神山,并筑有岱廟。帝王封禪無非展示其文治武功、國家一統、定于一尊的威嚴,無論是秦始皇、漢武帝、漢光武帝乃至唐高宗和武則天的“帝后雙祭”,等等,固然氣氛威嚴、儀仗煊赫、氣勢恢宏,甚至刻字于石訴求不朽,但在泰山日出云蒸霞蔚的歷史塵埃中,威則威矣,而難以成其大!
泰山成其大,乃是氣象之大。孔子登泰山小天下,至圣先師孔子作為軸心時代的人類導師之一,使得泰山連同齊魯大地一并成為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成為大汶口文化向外傳播擴散的樞紐點;同時,泰山以其對多元文化的包容整合,深刻影響了齊魯文化的傳承發展,儒家、道家和佛教文化互融互滲,形成了中華文化的高地之一,是中華文化主導形態的重要構成部分。遍布泰山的“日燦”刻畫符號,是漢字的來源之一;奔涌的黃河、巍巍的泰山,是華夏兒女的生機、生命之源,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心靈坐標。孔子登臨處——小天下,謂之心中有泰山,把自己與泰山融為一體,成就了泰山的至大氣象。生于禮崩樂壞時代的孔子,一路風雨如晦,卻矢志不渝。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因為孔子的登臨,泰山在中國歷史的地位被提升到思想文化層面,成為文化之山,在成其大中成為標識性文化符號和眾生的家園,并以人格與精神的象征烘托了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恢弘氣象。
泰山何以成其大?乃是思想之大。泰山的精神信仰中蟄伏著“人本位”的思想,不僅夯實了儒家“民為貴”的思想,還在賡續中契合了人類文明的現代價值取向。《大泰山》以其強烈的人文情懷,通過講述人的故事,如挑山工、皮影戲傳承人、歌唱和演藝《泰山謠》的年輕人、導游和直播網紅張娟等,自然而然地展示了家鄉人對泰山的熱愛之情,以及出自本性的守護之責。泰山的故事,是人的故事。泰山之大,可以主生死,卻不拘于帝王之威,不厭于百姓之小,而是以眾生為本。泰山是萬物休戚與共的生靈之山,帝王封禪,向天祈福;百姓祭拜,向天感恩。上至帝后和至圣先師孔子,下至黎民百姓,無不為泰山所護佑。泰山之巔,既有豪氣干云的祭天文,也有底層民眾的心靈告慰。泰山不僅有帝王之威,更有人間的煙火氣。登高必自,教化我們應以謙卑的心態成為什么樣的人,我們從哪里來,重于泰山的價值祈向,警示我們要時時挺起民族脊梁,知道我們要到哪里。泰山之大,是其護佑了千千萬萬的普通人,安放了億萬中國人的心靈,從而成為中國人的“家山”——中華民族共有之精神家園。
泰山成其大,乃是文化之大。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在講述泰山的故事中,濃濃的鄉情撲面而來,無論是赤鱗魚、野花楸的培育,扎根泰山之巔的青松、2000多年不倒的漢柏,還是遍布中國各地包括臺灣島的東岳廟,以及融入海外搖滾樂拉什樂隊的《泰山》,對外講述傳播泰山故事的研究者,共同塑造著泰山豐富立體的文化符號。那鋪天蓋地的綠,上萬棵飽經滄桑的古樹名木、壁立萬仞的崖峰,成就了世界自然遺產的泰山,綠色是其底蘊;那厚重的文化累積,如同一座書法石刻博物館和發掘不盡的文化資源寶藏,還有那硝煙中李清照、趙明誠夫婦托付了身家性命載有金石篆刻的風塵仆仆的粼粼車隊,厚重的文化成全了人文泰山之譽,堅韌不拔、自強不息、包容多元的人文精神是其內核。儒釋道多元文化共存共榮,和而不同。李白的灑脫,杜甫的抱負,胸中有丘壑,筆下有山河。累積的文化托起了民族的精神信仰,石敢當的泰山精神挺直了民族脊梁,挺立的泰山展現出一副文化超然的淡定。
泰山成其大,謂之泰山是世界的泰山。早在漢武帝封禪時,就不乏外國使節的身影,彰顯了一種有別于國家分野的世界意識。開創歷史新紀元的大唐“帝后封禪”,更是萬朝來儀。“世界的泰山”意識促使中華文化生成了從“天下”向“萬國”的轉變,從而以中華文化的標識性符號聯結了中國與世界。這種世界意識使得在英國劍橋大學撐一支竹篙的徐志摩,陪同西方大哲登臨泰山之頂后,不由自主地生發出對中國前景之光明與希望的期冀,油然生出一種文化自信的自豪感。
說到底,泰山何以成其大?乃是中華文化之大、中華文明之大、中華民族之大,泰山之大是一種超乎想象的存在。泰山是中國的泰山,也是世界的泰山,作為中華文化標識性符號的泰山孕育了人類文明的普遍價值,不僅有利于增強海外華人的文化認同感,更有著對世界人民的強大價值感召力,能夠極大地提升國際社會對中國和平崛起的理解與認可。泰山何其雄,萬象都包容;泰山何其大,萬物都歸納;泰山何其嚴,萬有都包含。有容乃大,泰山因其包容而成其大。究其根本,泰山成其大,不僅以精神象征高揚了中國人的信仰,挺直了中國人的脊梁;還以中華文化的標識性符號與和合的文明基因,鑄就了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更以多元文化整合所孕育的普遍性文明價值,為人類文明進步提供可能的方向性啟示和多樣性路徑選擇,使其成為亙古如新、載道日新的泰山新形象。
[ 作者系中國文藝評論(山東大學)基地負責人,山東大學文藝美學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 ]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