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日訊 隨著暑期到來,溺水事故進入易發期。梁山縣有黃河和京杭大運河過境,分布著大小不一的湖泊,這都是潛在的危險水域。為了進一步做好防溺水工作,梁山縣整合全縣公益組織,打造了一張立體式“防護網”。
7月19日,梁山大義救援隊隊長宋桂金帶領隊員在黃河梁山縣小路口鎮孫樓村段的堤壩上巡邏時,突然發現河中間有個疑似溺水者的黑點,這讓大家的神經瞬間緊張起來。為了看清楚黑點,隊員們沿著小路趕到一處靠近河道的地方,等黑點漂過來之后再次確認。
黃河水流湍急,還沒等隊員們看清楚,黑點又漂遠了。宋桂金讓隊員駕駛車輛趕往下游的一處浮橋,進行第三次確認。
虛驚一場后,宋桂金告訴記者,有時候他們為了確認河中的漂流物,需要頂著烈日或暴雨沿著黃河岸邊追蹤四五十公里。“每天都得遇見兩次,我們盡全力去預防。”
在梁山縣,這樣的義務巡邏隊還有很多。他們定期在各水域巡邏,勸導未成年人遠離危險水域,宣傳防溺水知識。
梁山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中心副主任馬喜告訴記者,自2020年以來,梁山縣在每年6月底啟動巡河阻泳和防溺水宣講工作,巡河志愿者從30人發展到560余人,50多個志愿協會和隊伍,不間斷地在河岸河堤巡邏,時刻警戒溺水情況的發生。
此外,梁山縣聯合各公益協會組織,積極開展暑期防溺水志愿服務宣傳活動。志愿者深入社區、農村,采用現場教學、VR體驗、播放防溺水警示片等方式,向中小學生和家長講解如何預防溺水、如何自救以及安全互救等知識。
通過巡邏防護、宣傳教育、分發防溺水宣傳單、在危險水域豎立警示牌、掛條幅等具體措施,梁山縣打造了一張立體式阻泳防護網。自2020年以來,梁山縣巡河志愿者和救援隊排查落水隱患100多處,安設警示牌600多個,落水事故率明顯減少。近兩年,當地沒有發生溺水死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