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2023-02-01 09:39:02
原標題:膠州傳來振興曲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膠州傳來振興曲
來源:農民日報
“收白菜嘍——”青島豐碩家庭農場里,一顆顆膠州大白菜正在打包裝箱,運往千里之外的北上廣深大型商超。
“開鍋嘍——”水汽蒸騰中,有著美好寓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膠州花餑餑”出鍋亮相,展現著蒸蒸日上的好日子。
幸福在哪里?幸福就藏在百姓尋常日子里。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著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任務,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在山東省青島市膠州市,以“膠味領鮮”為引領的農品品牌打造、以黨建為引領的基層治理、以“微整治精提升”為切口的美麗鄉村建設,讓百姓切切實實感受到了鄉村振興的豐美果實。幸福是什么?對于膠州百姓來說,幸福就是紅紅火火的日子,是一天美過一天的村子,是實打實鼓起的“錢袋子”……
“一碼”連民心,辦事更方便了
辦事不用愁,一碼解民憂。在鋪集鎮鞏家莊新村,家家戶戶的炕頭上,都張貼了一張帶著二維碼的紅色“福”字。這個二維碼就是鎮黨委政府推出的“民心碼”,村民用微信掃碼輸入建議和訴求,一天之內就能等到受理消息。
“坐在炕頭上就能解決家門口的問題,再也不用為了點小事跑斷腿,必須贊一個!”鞏家莊網格村一處下水道井蓋出現問題,導致路面積水。村民通過“民心碼”上傳問題后,迅速得到相關科室負責同志的響應。有關部門很快按照處置流程勘查路面積水情況,最終解決了該路面的積水問題。鋪集鎮黨建辦副主任宋占勇介紹,“民心碼”的背后,是鋪集鎮以大數據技術為手段搭建的“一網統籌智慧平臺”。所有民情訴求信息將匯聚至“一張網”“一個口”,按照“事件采集、事件上報、任務派遣、任務處理、任務反情、核查結案、考核評價”的處置流程得到化解處置,是構建共治共享新鋪集的又一創新舉措。“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通過指尖方寸便能得到解決,解決結果不滿意系統會再度推送受理,直到群眾滿意為止。”宋占勇介紹,目前“民心碼”受理解決率為100%。
2022年9月以來,鋪集鎮已有6個網格村作為試點,共張貼入戶二維碼2100塊、街頭巷尾戶外二維碼1020塊,實現“民心碼”試點區域全覆蓋。鋪集鎮黨委副書記周立群介紹,“民心碼”是一種高效便捷的社情民意收集方式,同時開通的還有鋪集熱線便民電話和“智慧鋪集”小程序,老百姓可以通過手機掃碼提報、撥打鋪集熱線400電話,或者登陸“智慧鋪集”小程序提報,3種方式反映自身訴求和建議。
“一治”亮村容,居住更舒服了
路寬天闊,清溪繞村,一座座亮麗的“徽派”房屋錯落有致……走進膠州三里河街道的卜落林村,宛如置身秀麗山水畫卷之中。居住在這樣美麗的村莊里,心情想不好都難。但是,時針撥回到10年前,卜落林村可不是如今這個樣子。十幾年前,卜落林可以算得上是三里河最落后的村莊之一。“村子都是山嶺地,全是土路,到處是土屋破墻,村子里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不愿意回來……”三里河街道人居環境辦公室負責人高玉虎回憶道。2017年卜落林村新黨支部書記上任,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和實施下,卜落林村開啟了蝶變之路。村子以黨建為引領,實踐出“一業一清一治一亮”的工作方法,硬化路面、修整電線、進行垃圾分類,整治“斷壁殘垣”……幾番治理下來,卜落林“地上”危房土堆到處見、“天上”電線凌亂滿天飛的局面一去不返,前后判若兩“村”,村莊美麗,百姓的生活品質也大大提高了。
2020年,徹底改掉破舊面貌的卜落林村開始成為三里河街道的垃圾分類“五亮”制度試點,一場嶄新的“垃圾處理戰”又轟轟烈烈展開。卜落林村黨支部書記李克傳向記者介紹,“五亮”制度以“亮身份、亮姓名、亮人數、亮考核、亮級別”為主要內容,將其作為住戶的“文明身份證”,村子分為4個網格進行入戶評分,實行“一天一戶一元錢”,符合要求的進行記分獎勵,每天每戶一元,年底村子統籌發放,不符合標準的則倒扣分數,并且會將分數在村里公示欄進行每月公示。“五亮”制度極大激發了群眾共建美麗村莊的自覺性,涌現了大批示范戶,推動村容村貌乃至村風都有了大幅提升。當前,“五亮”制度已經在三里河街道全面推行,街道37個涉農村莊實現了全覆蓋。打造美麗鄉村不僅是塑形工程,更是民心工程。“村子越來越美麗,鄉親們心情都變得更好了,連鄰里糾紛都減少了,大家都想的是如何共同讓村子變得更好。”李克傳自豪地說。
高玉虎介紹,自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實施以來,膠州市三里河街道深入實施治臟、治污、治廁、治村、治路“五治工程”,將村莊按照不同情況劃分為典型示范片區、鞏固提升片區、基礎整治片區進行分類片區化提升,因地制宜、因情施策,以“繡花功夫”推動農村人居環境塑出新形象、刷出新顏值,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一品”興八方,百姓更富裕了
“小雪鏟白菜,大雪鏟菠菜”,眼下6萬畝膠州大白菜迎來集中收獲季。青島洋河源豐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辛建華沒想到,80元一顆的膠州大白菜,不光在當地大受歡迎,連千里之外的湖南消費者都搶著為它“買賬”。在第二十三屆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上,辛建華的“膠白”在短短一天時間里,收到了二十多個客戶遞來的合作意向。“膠白”的名頭在全國越叫越響,膠州白菜種植戶也越來越有底氣。辛建華種植的120畝大白菜被搶購一空,獲得了40萬元的收益,給足了他堅定種植膠州大白菜的信心:“腰包一下子就鼓起來了,之后還要接著種。”辛建華告訴記者,今年他不光要繼續擴大“膠白”種植規模,還要上線一套白菜加工生產設備,設備上線后,白菜采摘后將直接進入車間,不僅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出菜效率也將大大提高。
農品品牌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標志,是現代農業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抓手。近年來,膠州堅持以品牌建設引領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圍繞“種出來,賣出去;提品質,增效益”的目標,推進膠州大白菜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實現農民增產豐收。據統計,2022年膠州大白菜認證基地6000畝,帶動全市總種植面積約6.5萬畝,預計年產量40萬噸左右。
除了膠州大白菜,膠州在其他地域特色農品上也是下足了功夫,推出“紅黃白黑”特色品牌和“膠味領鮮”區域品牌,將辣椒生產加工、膠州馬鈴薯、膠州大白菜、里岔黑豬等特色農產品帶到全國乃至世界消費市場,探索出一條“培育特色農產品-創造特色品牌-打造優勢產業”的共同富裕之路。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