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環境報
2024-12-30 09:55:12
原標題:山東精準科學實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
來源:中國環境報
原標題:山東精準科學實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
來源:中國環境報
◆周雁凌 季英德 王文碩
近日,中共山東省委辦公廳、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侯翠榮說:“2018年底山東省全面啟動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工作,經過幾年的探索實踐,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初步構建起覆蓋全域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制定出臺《實施意見》旨在進一步健全山東省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推動相關成果更好應用于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充分起到為發展‘明底線’‘劃邊框’的重要作用。”
堅持分級分類全域覆蓋,強化生態環境源頭預防
《實施意見》提出,制定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在國家指導下,省級定底線、建底圖、抓統籌,市級抓落實、強特色、重應用,省、市級人民政府分別編制本行政區域內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趙峰說:“山東省各地區的自然資源稟賦、生態環境容量、環境質量狀況等差別較大,發展的階段和水平也不盡相同,生態環境問題在不同區域有很大差異。只有針對不同區域的特點,科學劃定生態環境管控單元,在逐一識別單元內部具體問題的基礎上,制定不同的管控對策,才能進一步提高精細化、差異化管理水平。”
《實施意見》要求,按照國家技術規范,落實“三區三線”劃定成果,分類劃定生態環境優先保護單元、重點管控單元,其他區域實施一般管控。銜接山東省“一群兩心三圈”區域布局,制定由省級、三大經濟圈、16市、生態環境管控單元等組成的“1+3+16+N”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管控體系,因地制宜實行“一單元一策略”精細化管理。
據了解,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原則上保持穩定,每5年結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評估情況,根據國家統一部署,按程序開展定期調整。
《實施意見》指出,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通過生態環境分區差異化管控,加強整體性保護和系統性治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加強自然修復和休養生息,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不斷提升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系統穩定性,促進黃河下游河道生態功能提升和入海口生態環境改善。加快推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助力形成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路徑模式。
實施精準科學依法治污,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實施意見》確定,銜接全省“兩屏、三帶、七廊、八心”生態保護格局,以生態保護紅線為重點,加強各類重要生態功能區保護,建設生態廊道,溝通串聯生態斑塊,促進生態空間網絡化,提升生態系統穩定性和服務功能。在功能受損的生態空間優先開展生態保護修復活動,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健全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恢復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加強監測預警,主動適應氣候變化。對黃河三角洲、海岸帶等重點區域,分單元識別突出環境問題,落實環境治理差異化管控要求。
下轉二版上接一版
各級在制定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和環境質量達標方案時,要將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中環境質量底線等目標要求作為重要依據,建立陸岸海聯動、區域一體化的生態環境管控機制,形成問題識別、精準溯源、分區施策的工作閉環。深化流域水環境分區精細化管控,強化水源涵養區、河湖水域及其緩沖帶等重要水生態空間管理,針對性地加強水質超標、高排放等流域單元的污染排放管控和環境風險防控。沿海7市要加強近岸海域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強化海陸統籌,推進黃河口、萊州灣、膠州灣等重點河口海灣管理。
推進大氣環境區域聯防聯控,突出NOx、VOCs等多污染物協同減排。加強土壤環境分區管控,實施農用地分類管理和建設用地準入管理。探索開展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區管控模式,劃定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區,制定差別化管控要求。加強聲環境管理,推動大型交通基礎設施、工業集中區等與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用地布局協調。
《實施意見》要求,做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與國土空間開發、碳達峰碳中和、能源資源管理、環境要素管理等工作的協調聯動,實現全域覆蓋、跨部門協同、多要素綜合的精細化管理。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與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制要求的動態銜接,選擇典型地區開展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與國土空間規劃銜接試點,積累經驗,完善機制,形成政策合力。開展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減污降碳協同試點,強化對重點行業減污降碳協同管控,逐步建立與“雙碳”目標相適應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
強化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在大氣、水、土壤、生態等環境要素管理中的應用,探索開展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與環境要素管理銜接機制研究,積極開展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與環境影響評價、排污許可、環境監測、執法監管等協調聯動改革試點,建立健全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規劃環評—建設項目環評管理體系。推動將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納入相關地方性法規制定修訂。
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提升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效能
《實施意見》強調,堅持黨對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工作的領導。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定期研究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工作,常態化推進共享共用、調整更新、監督落實、宣傳培訓等事項,及時報告重要工作進展,形成上下聯動、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實施意見》指出,山東省生態環境廳要牽頭做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的制定實施、跟蹤評估、更新調整等工作,組建長期穩定的專業技術團隊,會同省有關部門單位制定完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相關政策。
《實施意見》強調,各有關部門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推動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監督執法協調聯動,依托相關監管平臺,充分利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開展動態監控,對發現的突出問題和風險隱患開展現場檢查并嚴格依法查處。對生態功能明顯降低的生態環境優先保護單元、生態環境問題突出的生態環境重點管控單元以及環境質量明顯下降的其他區域,加強監管執法,依法依規推動限期整改。將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整改情況納入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開展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實施成效評估工作,對各級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工作落實情況和實施成效進行跟蹤了解,評估結果作為優化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的重要依據。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