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2024-12-09 10:16:12
原標題:菏澤牡丹區“四源共治”聯絡站貼身服務群眾
來源:法治日報
原標題:菏澤牡丹區“四源共治”聯絡站貼身服務群眾
來源:法治日報
□ 本報記者 姜東良 梁平妮
□ 本報通訊員 劉港
在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都司鎮黃堂行政村,“四源共治”聯絡站成為村民解難題、化糾紛的主渠道。該村堅持黨建引領,成立“四源共治”聯絡站,由村黨支部書記任站長,網格員、黨員、“五老”、鄉賢等為成員,推行“黨建+網格”模式,將“政源、警源、訴源、訪源”問題融入行業、鄉村、社區、網格,將服務陣地延伸至群眾身邊,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公里”。
而像黃堂行政村這樣的“四源共治”聯絡站,牡丹區共有525個。
“‘四源共治’聯絡站為群眾解難題、化糾紛,是牡丹區創新實施‘四源四進’閉環解紛工作新機制的生動實踐。”牡丹區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書記姜興軍告訴《法治日報》記者,近年來,牡丹區積極構建完善基層社會治理“大綜治”體系,創新實施“四源四進”閉環解紛工作機制,多措并舉促進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多元化解、實質化解,推動基層社會治理提質增效,社會形勢持續和諧穩定。今年已累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3300余件次。
據了解,牡丹區區鎮兩級分別成立由黨委和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四源四進”工作領導小組,在全區18個鎮街設立“四源四進”工作站,在525個村(社區)建立“四源共治”聯絡站,基層黨委引領力、部門凝聚力、基層戰斗力不斷凝聚,全區上下形成“一盤棋”抓“四源四進”的工作合力。
為了更加方便群眾來訪,牡丹區委政法委堅持牽頭抓總,嚴格按照規范化建設標準,對區、鎮街“一站式”矛調中心進行硬件再提升、流程再改造。組織“四源”主管部門扛牢主體責任,38個專業行業調解組織落實主管責任,統一調度、分級負責、扎實推進,切實化解群眾矛盾糾紛。
其中,牡丹區“一站式”矛調中心創新實施“調立審執”全流程解紛工作法,努力實現群眾“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對群眾來訪咨詢的各類問題應收盡收;對于疑難問題及時立案,速裁快審化糾紛,有效減少群眾訴累;堅持執調對接、執源治理,解決了群眾只贏‘一張紙’的尷尬。”牡丹區綜治中心主任鄭雪梅介紹道,該工作法確保了群眾反映問題“一站式”處置化解到位,被山東省委政法委確定為全省“楓橋式工作法”先進典型經驗。
近期,菏澤市公安局牡丹分局北城派出所多次接到同一人的報警電話,多次出警調查后發現是一起因離婚引起的財產糾紛。北城街道辦事處“四源四進”工作站從警源渠道了解到該矛盾線索后,主動靠前,啟用“民情協商會”進行跟蹤、預判,充分運用“小區+網格+社區”的聯調機制開展治理工作,最終雙方簽訂調解協議。
記者了解到,為保障“四源四進”實體化運行,牡丹區構建分流協作機制,不斷優化調整“四源四進”工作流程,明確鎮街政法委員對“四源”問題牽頭負責,統籌綜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派駐法官等各方力量,對矛盾糾紛統一調配落實辦理。今年以來,組織開展矛盾糾紛風險隱患排查化解活動6次,排查各類矛盾糾紛2400余件。
對于基層難以化解的疑難糾紛、重復投訴等,如何處理?牡丹區推行會商研判工作機制,由區委政法委牽頭,組織“四源”主管部門、首席法律咨詢專家等多方力量,采取“一線工作法”,通過現場調查、入戶走訪,對問題會商“把脈”,找出“病根”,多措并舉、綜合施策,推動糾紛化解到位。對于經會商研判后,仍難以化解的涉城鄉建設、勞動保障等重大疑難“類案”,實施“聯席”兜底化解機制,報請區信訪聯席工作會議進行研究,明確縣級領導包保負責,職能部門靠前化解,找準癥結,落實措施。今年以來,已妥善化解106件疑難糾紛,兜底解決12件疑難問題,真正實現“案結事了”“事心雙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